sync: To prevent me from dying early
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parent
593d078042
commit
8e40c92052
@ -10,6 +10,26 @@ permalink: /articles/2025/Social-entropy.html
|
||||
date: 2025-08-28 10:48:59
|
||||
---
|
||||
|
||||
本文的所有结论来自对各国政府的做法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的综合分析,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正确,但基本都有实例可以证明,我没有时间进一步去调查验证这些结论。由于没有太多的时间,本文的写作顺序比较混乱,想到什么写什么。
|
||||
|
||||
社会熵并不是一个新奇的概念,在上个世纪,`《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中就讲到了社会熵,我坚持这本书中的观点:**从熵的角度看,如果不改变发展模式,人类无法继续发展**,但本文讨论的主题是该怎样改变发展模式,又要怎么用好社会熵这个概念,以及从中延伸出了本文的题目 —— `宇宙最后的真相`
|
||||
|
||||
## 1 社会熵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原子化
|
||||
|
||||
这里说的原子化不是社会学中的原子化,而是程序设计中原子化的变种,我们可以把一个社会分为若干个组分,这些组分的大小就是原子化程度,原子化程度越高,每个组分越小,原子化程度越低,每个组分越大。
|
||||
我们可以灵活的划分组分,每个组分的大小并不固定,但应当有一些相同点,比如同一个地域,同一种职业。每个组分作为单独的矛盾转移单元。
|
||||
原子化程度并不是越高越好,首先我们要明确原子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分析社会熵的转移,更高效的制定措施,更高效的精准控制各组分的社会熵,原子化程度如果过高,会导致支出大于收入。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把每个人都作为一个独立的组分,每天一堆专家商量着每个人应该干什么才能保证社会整体稳定,显然是不现实的,最起码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是不现实的,这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 —— 技术条件也是分析社会熵转移的重要助力,强大的技术可以更好的维持社会稳定。还是上面的例子,如果未来我们掌握了核聚变发电和更高效的计算硬件,算力变得不值钱(算力投入的价值要小于计算在当前原子化程度时带来的社会稳定价值时),我们可以让人工智能计算每个人都应该干什么。当然这只是个例子,在下文中你就可以理解规划每个人的行为是绝对不可行的,即使要这么做也只能作为最后的保底方案,这样会导致社会整体的社会熵过低,影响我们下文再说。
|
||||
|
||||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社会熵的核心思想是原子化程度,合适的原子化程度有助于社会熵平衡**
|
||||
|
||||
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例子。我高一的时候就在想,中国和外国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中国国内矛盾这么激化社会却这么稳定,后来我想到了答案:中国社会的原子化程度更高,中国严格的户籍制度,中国教育,中国的市场,能够很好的分割社会组分,为矛盾找好了释放和压缩的地方,具体的我们后文再分析。
|
||||
|
||||
### 2 矛盾转移
|
||||
|
||||
矛盾转移是社会熵最核心的部分,事实上,这里的社会熵一定程度上指的就是矛盾,但是它比矛盾具有更多特别的属性。
|
||||
|
||||
|
||||
|
||||
1.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不断负熵,能量的来源是外界环境
|
||||
2. 社会内部各组分不断负熵,能量的来源是外界环境和其他社会组分
|
||||
3. 社会内部存在矛盾,矛盾可以转移,转移可以看作负熵
|
||||
@ -22,3 +42,7 @@ date: 2025-08-28 10:48:59
|
||||
10. 要使社会达到社会熵平衡状态需要综合分析社会各组分矛盾转移情况
|
||||
11. 矛盾转移的代价是转移目标的社会熵增加,对于低熵体来说,熵增加的最终结局是死亡,直接影响是寿命缩短
|
||||
12. 社会熵的核心思想是原子化程度,合适的原子化程度有助于社会熵平衡
|
||||
|
||||
## 写在最后
|
||||
|
||||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是两个经济学家写了一本物理学的书,很不靠谱。这篇文章是一个程序员写的,不知道靠不靠谱(?
|
||||
|
Loading…
Reference in New Issue
Block a user